百科知識
城建稅法和契稅法主要變化及看點
一、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01 主要看點
看點1:根據稅法第七條、第八條規(guī)定,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與增值稅、消費稅一致,并與增值稅、消費稅同時繳納。其扣繳義務人為負有增值稅、消費稅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扣繳增值稅、消費稅的同時扣繳城市維護建設稅。
看點2:為延續(xù)現行政策,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還對增值稅特殊處理等情況單獨作了規(guī)定: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可以扣除期末留抵退稅退還的增值稅稅額;對進口貨物或者境外單位和個人向境內銷售勞務、服務、無形資產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不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
看點3:城建稅法取消了專項用途規(guī)定。隨著預算制度的不斷改革,自2016年起城建稅收入已由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不再指定專項用途。同時,考慮稅收分配和使用屬于財政體制和預算管理問題,一般不在稅法中規(guī)定,因此,城建稅法不再規(guī)定城建稅專項用途。
看點4:確定納稅人所在地是為了確定城建稅具體適用稅率,與納稅地點不是一個概念,如海洋油氣勘探開發(fā)所在地在海上,不屬于市區(qū)、縣城或者鎮(zhèn),適用1%稅率,但其納稅地點不在海上。
02 主要變化
附:城建稅法與暫行條例新舊對照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fā)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令第588號《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修訂) |
| 靠前條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wěn)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特制定本條例。 | |
| 靠前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的單位和個人,為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二條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依法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為計稅依據。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應當按照規(guī)定扣除期末留抵退稅退還的增值稅稅額。 城市維護建設稅計稅依據的具體確定辦法,由國務院依據本法和有關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條對進口貨物或者境外單位和個人向境內銷售勞務、服務、無形資產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不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 | 第二條凡繳納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三條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同時繳納。 |
| 第四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如下: (一)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qū)的,稅率為百分之七; (二)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zhèn)的,稅率為百分之五; (三)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qū)、縣城或者鎮(zhèn)的,稅率為百分之一。 前款所稱納稅人所在地,是指納稅人住所地或者與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其他地點,具體地點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確定。 | 第四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如下: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qū)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zhèn)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qū)、縣城或鎮(zhèn)的,稅率為1%。 |
| 第五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 |
| 第六條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國務院對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特殊產業(yè)和群體以及重大突發(fā)事件應對等情形可以規(guī)定減征或者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
| 第七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與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一致,分別與增值稅、消費稅同時繳納。 第八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扣繳義務人為負有增值稅、消費稅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扣繳增值稅、消費稅的同時扣繳城市維護建設稅。 | 第五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的征收、管理、納稅環(huán)節(jié)、獎罰等事項,比照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
| 第九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由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guī)定征收管理。 | 第六條城市維護建設稅應當保證用于城市的公用事業(yè)和公共設施的維護建設,具體安排由地方人民***確定。 第七條按照本條例第四條第三項規(guī)定繳納的稅款,應當專用于鄉(xiāng)鎮(zhèn)的維護和建設。 第八條開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后,任何地區(qū)和部門,都不得再向納稅人攤派資金或物資。遇到攤派情況,納稅人有權拒絕執(zhí)行。 第九條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并送財政部備案。 |
| 第十條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 |
| 第十一條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 第十條本條例自1985年度起施行。 |
二、契稅法
01 主要看點
看點1:在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對征稅范圍、減免稅、申報繳納時間等進行了完善和優(yōu)化。一是簡并了申報納稅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升納稅便利度;二是對部門協作機制進行細化,有利于推動協同治稅;三是強化涉稅信息保密責任,有利于保護納稅人權益。
看點2:契稅法將暫行條例設置的納稅申報、繳納稅款兩個環(huán)節(jié)合并為申報繳納一個環(huán)節(jié),并統一明確了期限,由原來的“納稅人應當在納稅義務發(fā)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征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在契稅征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改為“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xù)前申報繳納契稅。”
看點3:稅法還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部門在契稅征管上的協稅義務,為稅務部門深化部門信息共享和業(yè)務協同提供了法律保障。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guī)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看點4:為更好地保護納稅人信息安全,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征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看點5:契稅法還規(guī)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
看點6:為體現對公益事業(yè)的支持,增加對非營利性學校、醫(y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用于辦公、教學、醫(yī)療、科研、養(yǎng)老、救助免征契稅等規(guī)定。
看點7:契稅法還增加了退稅規(guī)定。為保護納稅人權益,契稅法規(guī)定納稅人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因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構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退稅。
看點8:新契稅法授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住房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02 主要變化
附:契稅稅法及暫行條例新舊對照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1997年4月23日國務院令第224號發(fā)布) |
| 靠前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繳納契稅。 | 靠前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繳納契稅。 |
| 第二條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一)土地使用權出讓;(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征收契稅。 |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三)房屋買賣;(四)房屋贈與;(五)房屋交換。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
|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在前款規(guī)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guī)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 第三條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在前款規(guī)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確定,并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
|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guī)定核定。 | 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并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并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征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
| 第五條 契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 第五條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的稅率和第四條規(guī)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征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fā)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 |
|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于辦公、教學、醫(yī)療、科研、軍事設施; (二)非營利性的學校、醫(y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于辦公、教學、醫(yī)療、科研、養(yǎng)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灘土地使用權用于農、林、牧、漁業(yè)生產; (四)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 (五)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六)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yè)改制重組、災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規(guī)定免征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征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guī)定的免征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征契稅:(一)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辦公、教學、醫(y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征;(二)城鎮(zhèn)職工按規(guī)定靠前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征;(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準予減征或者免征;(四)財政部規(guī)定的其他減征、免征契稅的項目。 |
| 第八條 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于本法第六條規(guī)定的免征、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征、減征的稅款。 | 第七條經批準減征、免征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于本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的減征、免征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征的稅款。 |
| 第九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 第八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
| 第十條 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xù)前申報繳納契稅。 | 第九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fā)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征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在契稅征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
| 第十一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后,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guī)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 第十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后,契稅征收機關應當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第十一條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guī)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xù)。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xù)。 |
| 第十二條 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 |
| 第十三條 稅務機關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契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自然資源、住房城鄉(xiāng)建設、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契稅征收管理。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征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 |
| 第十四條 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guī)定征收管理。 | 第十二條契稅征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契稅征收機關提供有關資料,并協助契稅征收機關依法征收契稅。 |
| 第十五條 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 |
| 第十三條契稅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四條財政部根據本條例制定細則。 | |
| 第十六條 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 第十五條本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
相關解讀——
深入解讀:契稅、城建稅從條例入法的變化在何處<華稅>
買房稅率提高了嗎?《契稅法》的“變”與“不變”<段文濤>
其他文章
- 廣州靠譜代辦營業(yè)執(zhí)照窗口
- 辦營業(yè)執(zhí)照需要到哪里辦手續(xù)
- 上海無地址公司執(zhí)照注冊代辦機構
- 網絡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選
- 實業(yè)公司經營范圍5大類怎么寫
- 衛(wèi)生許可證網上申請教程
- 石家莊早餐車怎么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
- 沒有實體店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怎么辦
- 個人網店如何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
- 秀米海外怎么注冊公司的
- 個人注冊一家公司要多少錢
- 重慶云上注冊公司可靠嗎,重慶云上注冊公司靠譜嗎?
- 網上營業(yè)執(zhí)照辦理網站是什么
- 代辦營業(yè)執(zhí)照給3萬5
- 有了中介怎么注冊公司
- 網上注冊企業(yè)工商執(zhí)照流程
- 企業(yè)生產經營許可證號怎么找
- 醫(yī)藥企業(yè)注冊公司條件要求
- 青島公司注冊怎么做
- 天津注冊滴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