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要點最全面梳理

2024-11-13 05:09:23 來源:互聯(lián)網

編者按: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即應繳增值稅是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之差。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購進時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應如數(shù)轉出,按照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進行相關會計處理。本期華稅文章將為讀者梳理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知識要點,以期對讀者有所助益。


一、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基本概念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guī)定,當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接受的應稅勞務不是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而是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情況時,其支付的進項稅就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納稅人當期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事先并未確定將用于生產或非生產經營,但其進項稅稅額已在當期銷項稅額中進行了抵扣,當已抵扣進項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購進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在產品和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稅額從當期發(fā)生的進項稅稅額中扣除,在會計處理中記入“進項稅額轉出”。

所謂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是將那些按稅法規(guī)定不能抵扣,但購進時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如數(shù)轉出,在數(shù)額上是一進一出,進出相等。而視同銷售是指企業(yè)對某項業(yè)務未做銷售處理,但按稅法規(guī)定應視同銷售交納相關稅費,需計算交納增值稅銷項稅額。二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進項稅額轉出僅僅是將原計入進項稅額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轉出去,不考慮購進貨物的增值情況;視同銷售銷項稅額是根據(jù)貨物增值后的價值計算的,其與該項貨物的進項稅額的差額,為應交增值稅。

二、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原因

進項稅額轉出的原因包括:

1、將不能抵扣的部分計入抵扣金額內;

2、改變用途,原來可以抵扣變?yōu)椴荒艿挚郏?/p>

3、按比列分攤計算、劃分可以抵扣與不能抵扣的部分;

4、發(fā)生財產的非正常損失。

進項轉出是指企業(yè)已作進項抵扣但后來轉做他用而稅法不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根據(jù)《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用于下列項目的增值稅進項稅應該轉出:

1)用于固定資產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2)用于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3)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4)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5)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6)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7)企業(yè)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其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部分應該轉出。外貿企業(yè)出口實行先征后退辦法的,其征、退稅之差應該轉出。轉出部分計入成本。

以上項目所含進項稅轉出時,與之相關的運費按扣除率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應該轉出。

三、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具體情形匯總

具體情形

處理方式

相關會計處理(供參考)

(一)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納稅人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不含固定資產)、勞務、服務,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應當將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發(fā)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霉爛變質,或因違反法律法規(guī)造成的依法沒收、銷毀、拆除情形,其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所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進行轉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納稅人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霉爛變質,或因違反法律法規(guī)造成的依法沒收、銷毀、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所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進行轉出。

 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四)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應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免征增值稅項目銷售額)&pide;當期全部銷售額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五)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發(fā)生應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發(fā)生應進項稅額轉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凈值×適用稅率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凈值,是指納稅人根據(jù)財務會計制度計提折舊或攤銷后的余額。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六)取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

納稅人取得不動產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應取得2016年5月1日后開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并進行進項稅額轉出。

 如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為增值稅專用**,應在認證期內進行認證。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七)購貨方發(fā)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因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額,購買方應暫依《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信息表》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待取得銷售方開具的紅字專用**后,與《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信息表》一并作為記賬憑證。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八)不動產及不動產在建工程進項稅額轉出

(1)已全額抵扣的貨物和服務轉用于不動產在建工程

購進時已全額抵扣進項稅額的貨物和服務,轉用于不動產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進項稅額的40%部分,應于轉用的當期從進項稅額中扣減,計入待抵扣進項稅額,并于轉用的當月起第13個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將進項稅額轉入待抵扣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可以抵扣進項稅額時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2)不動產在建工程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不動產在建工程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其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筑服務已抵扣的進項稅額應于當期全部轉出;其待抵扣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1)抵扣進項稅額和轉入待抵扣的會計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進項稅額轉出和待抵扣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會計處理:

借:在建工程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3)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fā)生非正常損失或改變用途,專用于不得抵扣項目的情形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fā)生非正常損失,或者改變用途,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已抵扣進項稅額+待抵扣進項稅額)×不動產凈值率

 不動產凈值率=(不動產凈值&pide;不動產原值)×100%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小于或等于該不動產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應于該不動產改變用途的當期,將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從進項稅額中扣減。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大于該不動產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應于該不動產改變用途的當期,將已抵扣進項稅額從進項稅額中扣減,并從該不動產待抵扣進項稅額中扣減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與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差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大于已抵扣進項稅額時:

(1)購進不動產時的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不動產改為不得抵扣項目的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

貸: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3)繼續(xù)抵扣待抵扣進項稅額中的剩余部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小于已抵扣進項稅額時:

借:固定資產

貸: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不得抵扣的不動產發(fā)生用途改變,轉為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

按照規(guī)定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fā)生用途改變,用于允許抵扣進項稅額項目的,按照下列公式在改變用途的次月計算可抵扣進項稅額。

 可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扣稅憑證注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不動產凈值率

 依照本條規(guī)定計算的可抵扣進項稅額,應取得2016年5月1日后開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60%的部分于改變用途的次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40%的部分為待抵扣進項稅額,于改變用途的次月起第13個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購進不動產時的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

貸: 銀行存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不動產改為生產經營場所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固定資產

(3)抵扣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

小結: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用當期銷項稅額抵減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當期應納稅額。然而,也存在已抵減的進項稅額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需要進行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這就需要企業(yè)會計人員以及相關稅務人員掌握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基本知識,進行專業(yè)的判斷才能夠正確處理相關實務問題。華稅在2017年5月31日一期文章中,對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知識要點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結合該文章的知識要點,希望讀者對增值稅進項稅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上一篇:國家稅務總局寧波市稅務局 寧波市財政局 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 寧波市醫(yī)療保障局公告2023年第2號 寧波市關于優(yōu)化調整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流程的公告
下一篇:什么是合同資產?合同資產與應收賬款的區(qū)別是什么?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