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跨年時,如何調表調賬?

2024-11-14 22:49:07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1、跨年時,在報表報出之后,最令會計厭惡的,就是發(fā)現(xiàn)要調賬。

  有個會計就向我咨詢這樣的問題:

  藍老師,我發(fā)現(xiàn)公司2017年的成本結構有問題,有一項成本高達150萬元,集中發(fā)生在5、6月間,但按正常的成本結構,頂天了全年最多只應該發(fā)生50萬元,150萬元完全不像話。但就因為有150萬的**,前任會計就做了對應的150萬元的成本并結轉了。

  中國現(xiàn)實就是“**代表一切”,有票就是成本,沒票就不是成本,除非是出色的/卓越的/優(yōu)異的/杰出的會計,否則都按**來做賬。

  但只要不是***都可以一眼看出來,這150萬元的成本是沒有道理的,甚至會引起懷疑,這**是不是有問題?甚甚甚至會讓人懷疑,會不會是買的**(虛開)?

  于是他準備調賬,但此時2017年的年度報表已經(jīng)出了,不知道該怎么做。

  2、如果直接調掉這多出的100萬元成本,那么會導致額外補25萬元的企業(yè)所得稅。

  好在這位會計又發(fā)現(xiàn),另有一些成本沒有做進去,金額也差不多有100萬上下,或者說金額可以控制在差不多100萬上下,只是**時間集中在11月。

  至于為什么這么大額的成本都要做錯?那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業(yè)務是真實的,那么應該如何來調整呢?

  會計自己做賬,對外報表,并不對外報賬。所以,調整的關鍵是報表和申報表,讓下一次的報表能夠修正前一次報表的問題。至于賬,由于是自己做的,所以是比較好辦的。

  3、像成本計算結轉錯誤這樣不應該犯的錯,原則上應按會計差錯進行處理,即要進行追溯調整。

  但是,追溯調整并非是說要把賬重新做一次,而只是對報表的數(shù)據(jù)進行調整。

  如果成本經(jīng)調整后,一方面核減某項營業(yè)成本100萬元,一方面核增另項營業(yè)成本100萬,則并不影響損益,不影響損益,就不必進行調整,調表不調賬嘛,只需要把對應的賬修改或重做即可。(當然,導致資產(chǎn)負責變化,也是要調的)

  但100多萬元級別的調整,不可能剛好雙向調整得歸零,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差額才像話,所以,實際上的調整,就是對這個差額進行調整。

  對于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企業(yè)來說,如果差額比較大,顯著地影響了2017年的損益,則應該進行追溯調整,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進行調整。簡單說,調賬分錄的一方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另一方是對應的相關資產(chǎn)負債類科目。

  如果差額不大,對2017年損益的影響不大,也可以直接調整在本月,即直接計入2018年的損益。這其中的影響大與不大,由會計結合公司的規(guī)模、利潤虧損基數(shù)、公司核算制度要求等來自行判斷。

  4、以上這些都好辦,因為都是會計學過的東西。關鍵是所得稅和**,該如何處理呢?

  2017年的營業(yè)成本既然有錯,說明截至四季度,所得稅預繳可能是錯的。2018年5月就將完成所得稅匯算清繳,一般來說,只要匯繳金額正確,就可以修正以前預繳時的錯誤,讓之前的所得稅錯誤,成為提前或延遲納稅的問題。當然,如果匯繳前就被稽查逮住少預繳,還是有補稅、滯納金的風險的。

  所以,會計必須先要計算此輪調整對企業(yè)所得稅的影響。如果調整后導致利潤有所下降、所得稅多預繳,則完全沒有風險;如果調整后導致利潤有所上升、所得稅少預繳,則存在一定的風險。大多數(shù)情況下,匯算清繳補足后,涉稅風險都不大。

  另外一點需要引起注意,如果成本開支本身是真實的,但卻沒有取得足額的**,會計上應該確認此成本,在預繳時稅會無差異,稅務稽查無法因為“缺票”,而要求預繳補稅,這一點要充分利用。

  所以,上例中,就算需要核增的100多萬元實際發(fā)生的成本**不夠,會計上也是可以將其入賬的,并按其金額計算預繳所得稅。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可以把所得稅預繳的風險完全規(guī)避掉。至于匯算時**不足的問題,要不要調整就說來話長了,有疑問的可以參看“藍敏說稅”公眾號的往期文章。

  5、再來看**問題。5、6月份的**入多了,11月的**入少了,會計擔心,11月的**能不能入到5、6月的成本之中呢?不然,二、三季度的利潤和所得稅,差異就有點大了。

  11月的**能不能入到5、6月份的成本之中,這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入賬與否不是看**的時間,而是看成本本身的開支時間——權責發(fā)生制。

  如果成本果真是5、6月份的成本,那么,11月取得**,其也應該計入5、6月的損益。

  把11月的**內容計入5、6月?lián)p益,這個**該如何貼呢?

  勤快的話,的確可以把11月的**粘到5、6月記賬憑證的后面,但這種方式比較土。

  更好的做法是:成本可以計入5、6月,同時掛往來;11月的**入在11月往來沖銷的記賬憑證后面。只要**開具得本身沒有問題,**時間并不影響5、6月的成本問題。

  因為開票方是按收款、合同或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來開票的,收票方是按權責發(fā)生制來入成本的。不一致很正常。

  以上就是所得稅與**處理的基本原則。

  6、最后說一說處理過程。

  這位會計要進行這次調整時,因為只對報表進行調整,所以,必須要對這次調整進行一個記錄或說明,簡單說就是寫一個關于調整的報告或說明,在上面進行清晰地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

  當初發(fā)生了什么樣的錯誤,比如,5、6月間重復記賬或錯誤計算等原因,導致多記了某個金額的成本;同時,5、6月間,因某工作失誤,導致少記了某個金額的成本。

  對其成本細目進行計算,這主要是讓成本有依據(jù)。同時計算調整后5、6月的損益變化,從而計算出對2017年利潤的影響,或者追溯調整、或者記入2018年當期損益。

  如果相關成本明細的余額有變化,尤其是導致存貨有變化,賬上是要進行調整的。

  調整后,如果導致所得稅多預繳,則不處理;如果少預繳,金額不大的話,也可以不處理待匯算清繳時一并處理。如果補稅,就有滯納金。當然,最好是導致多預繳。

  有了這個《報告》就可以作為備忘,保存于財務部,未來便于核對。由于涉及前任的問題,報告如果能讓領導簽字確認,流程就完善了。

  **方面。5、6月多余的**,要進行分析,如果確實是**錯誤,多了就抽出來,退給開票方,此時要注意相關的資金流與負債是否匹配,查明細節(jié)據(jù)實處理;如果**是正確的,但金額不能全部入營業(yè)成本,而應該作為存貨核算(實物要有),則補一個轉存貨的分錄。

  11月的**,因為相關成本在5、6月已確認,不影響11月的損益,所以直接列于相應的資金、負債處理的記賬憑證后面即可。如果11月取得的這些**不夠,則也按實際成本金額入賬,不足部分匯算時再考慮是否調增,預繳是沒有風險的。

上一篇:從價計征房產(chǎn)稅時計稅余值如何確定
下一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稅務局公告2010年第8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稅務局關于發(fā)布《建筑業(yè)營業(yè)稅管理辦法(試行)》[全文廢止]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