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廣州煙火氣回來了 新的一年從“花”開始

2024-07-15 10:19:40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無數(shù)的生活軌跡。往年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攢動,各種小吃玩具的吆喝聲,伴隨著花市提前收市一并消失。

時隔三年,隨著防疫措施的持續(xù)優(yōu)化調(diào)整,久違的廣州傳統(tǒng)花市迎來了開張的時刻。行花街、買年桔、挑對聯(lián),終于,那個熟悉的廣味新年要回來了。

兩年沒來花市擺攤的周先生,也迎來了年前最忙碌的時刻:開市前一天(1月18日)他將自家院內(nèi)一千多盆年桔悉數(shù)裝車后,從順德北滘鎮(zhèn)出發(fā),趕往廣州白云區(qū)花市。

直到半夜1點多,他才將場地布置好,把最后一盆年桔安穩(wěn)地擺在了貨架上。再過不到8個小時,這些累累金黃、殷實飽滿的年桔就將以最新鮮的模樣亮相花市,供前來選購年宵花的市民選購。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對廣州人來說,這或許是過去幾年來最熱鬧、艷麗的一個春節(jié),甚至有人會說:終于,真正的春節(jié)回來了。

這些感覺正是花市帶來的。而花市也不僅僅買賣鮮花,更像是過年的前奏,像一條引信,等燒盡了,除夕就會像煙花一樣絢麗地到來。

新的一年要從“花”開始

廣州的別名,是“花城”。

由于地處亞熱帶和熱帶的交界處,氣候較為濕潤,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對花草生長非常有利。在各地都是看雪的歲末年初,廣州卻植被繁茂,爭奇斗艷,其數(shù)量之大、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

在這樣的條件下,“過春節(jié)買花”的習俗也就慢慢形成了。根據(jù)資料的記載,廣州花市已經(jīng)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清代筆記《廣東新語》里面提到:廣州花販,每日分載素馨至城,從此上舟,故名花渡頭。而這,正是年宵花市的雛形。

迎春花市是一種源于花卉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獨具嶺南特色的民俗景觀。2005年,廣州市民投票選出迎春花市作為廣州城市名片之一;2021年,廣州“春節(jié)(行花街)”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延續(xù)至今,迎春花市已成為廣州最亮麗的城市名片之一,逛花市成為人們的新年保留項目,而花市的攤位也在不斷發(fā)展,從本地年花、年桔到全球奇花異草,再向年宵品、工藝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擴展,也處處體現(xiàn)敢為人先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

這些熟悉的情景,今年終于重現(xiàn)人們眼前。農(nóng)歷年廿八(1月19日),花市開鑼的第一天,本以為不少人都回家過年了,沒想到上午十點伴隨著醒獅隊的陣陣鑼鼓聲,市民們紛紛穿梭在蝴蝶蘭、石馬桃花、盆桔、水仙花等琳瑯滿目的攤位之中。

花市又回到了“人擠人”的模式。

花市上絡繹不絕的人群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攝)

在這些逛花市的市民中,他們有人是為了過年儀式感,想給家里增添節(jié)日喜慶氛圍,也有人是為了情懷來,主動追尋一波回憶殺。

由于疫情原因,已有兩三年沒有逛過花市的陳女士,聽說有今天花市開放,早早地就帶著孩子出來逛花市、嘗美食、看非遺。在他們看來,總覺得逛了花市才像過了年。

“花市終于開了,特意帶孩子到這里感受下家鄉(xiāng)年味,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年了,這也是第一次帶他出來感受過年花市的喜慶氛圍?!标惻空f道。

全家出動逛花市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攝)

除了市民沉浸在喜悅氣氛以外,商販們也正笑意盈盈地忙碌著,亮堂的嗓門不時吆喝幾句招攬生意,雙手不停地整理著貨物。

年味兒,從這熙熙攘攘、熱氣騰騰的煙火氣中升騰。在于商販們的交談中了解到,以往來逛花市購置年宵花的大多是中年人,但今年,不少年輕人也都對照著手機里的照片來找他們購買特定的花品種。年輕人正逐漸成為購置年宵花的主力,也更偏愛稀有品種。

選花的過程中,在廣州生活多年的“老廣”們相對來說會更注重“講意頭”的傳統(tǒng),在選花的過程中也會更偏向于傳統(tǒng)的、有著固定好寓意的花卉。

如年桔、桃花、水仙、百合等人們非常熟知的傳統(tǒng)年宵花,在“老廣”們心中依然占據(jù)著春節(jié)必買花卉的前幾名。而對于更多本地年輕人、來廣定居的“新廣州人”以及游客來說,每年春節(jié)買花一般主要挑好看的。

雖然在選花過程中各有喜好,但今年花市重開的消息一出,無論是攤主還是普通市民,都對這場年前的“嘉年華”充滿了期待。

正在挑選蝴蝶蘭的市民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攝)

煙火氣回來了

或許是因為剛開市第一天,不少群眾還持有觀望心態(tài),周先生賣了一天的盆桔過后,發(fā)現(xiàn)生意沒他想象中的景氣。

今年的花市重啟后,周先生花了3000元租下了三天的攤位,今年的價格與往年相比,相差并不大。根據(jù)他的回憶,三年前年來白云花市擺攤時三天的價格在2800元左右,但當時一盆年桔能賣50元左右,今年的價格只定在了35元。

按照周先生的描述,雖然花市開市第一天人流量不少,但花的價格比往年更低了。

“2018年我第一次來到來白云花市擺攤,在當時三天內(nèi)共賣出去了4000多盆年桔,僅僅是開市的第一天就能賺一兩萬元。而2019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三天才賣了600盆年桔。因為差太遠了,到今年我都不敢拿太多的貨過來?!敝芟壬f道。

今年,周先生從自家的農(nóng)田里拿了一千多盆年桔,等到第一天收攤僅僅賣出去三百多盆。在他眼里,今年擺花市的目的不在于賺錢,而是在于重拾煙火氣和年味。按照他的話來說,自家種的年桔賣出去就算是賺了,也不差這幾天。

周先生和他的年桔攤位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攝)

這種情況同樣發(fā)生在“00后”攤主小月的身上。

去年研究生考試結(jié)束后,小月就經(jīng)常外出做兼職,也曾在路邊擺攤賣過鮮花,雖然沒賺多少錢,但家里人也覺得擺攤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因此看到“廣州白云發(fā)布”微信公眾號上的招募信息后,小月和家人便想再試一試,用另一種身份體驗這難得的年味。

作為花市新人,拍板定下一個攤位小月還有很多要問題要考慮:賣什么?成本多少?會不會虧本?去哪里進貨?這些問題,小月當時在花市辦理登記的位置上猶豫了兩個多小時,都沒做出決定。

旁邊有花市擺攤經(jīng)歷的賣家勸她:“大學生攤位1000塊3天的租金水平,隨便賣點什么都能賺錢?!毙≡侣犃T覺得頗有道理,便訂下了鋪位。

拿到攤位之后,小月在小紅書上發(fā)布了交流帖,調(diào)查了一下市場的需求。發(fā)現(xiàn)很多人建議在花市上賣窗花、紅包、發(fā)箍、風車等喜慶的物品,隨后便去了被稱為廣州年前最有“年味”的一德路、中山八路以及1688等網(wǎng)站上批發(fā)采購。

花市里大學生實踐活動攤位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攝)

經(jīng)營花市攤位的第一天,雖然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一直在忙,幾乎沒空停下腳步吃飯或者休息,但是一天下來的收入也只有四千多元,加上進貨的成本和攤位租金,據(jù)小月粗略估算,這一天下來沒怎么賺到錢。

但在這個花市重啟的第一年,賺錢在不少人心目中,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雖然暫時還沒賺上錢,但也算是一種經(jīng)歷?!毙≡抡f道。

當然,逛花市不一定要購物,對于很多廣州人而言,所謂花市,不止是那些花卉和各種春節(jié)“周邊產(chǎn)品”,而是一種集體回憶。年關將近,無數(shù)人挨挨擠擠的熱鬧,一家人逛花市的團圓時光,才是春節(jié)里最濃的“年味”。

上一篇:生二胎生育險能報銷嗎
下一篇:深圳社保局

熱門文章